环保之家讯:编者按:限塑令执行三年以来,虽然非环保塑料袋总体使用量有所下降,但在部分农贸市场“限塑令”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如今,限塑范围又将扩大至医院、餐馆等场所,环保市场是否真正迎来转机呢?
今年6月1日是我国“限塑令”出台三周年的日子。调查显示,我国多个地区的农贸市场在执行“限塑令”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多数菜农在农贸市场里出售菜品时都会随随便便地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袋,而对这些盛装蔬菜、水果的塑料袋并未收取半分钱。多数商户表示,塑料袋收费是会影响生意的。某种意义上“限塑令”在农贸市场内变成了“一纸空文”。
记者了解到,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
不是环保塑企不给力而是没有市场
记者查询河南省多家塑料生产企业发现,经过三年培育期,大多数企业转型生产食品包装袋、编织袋等,少数企业只有接到超市、商场的订单后才生产环保塑料袋。
遭遇执行难
众所周知,限塑令的盲点在集贸市场。商家普遍免费提供厚度小于0.025MM塑料袋,给生产非环保塑料袋企业营造了生存空间。
郑州天原包装厂一网上客服说出了此类企业的心声:“没有市场,企业就不会去生产。”
在其看来,正在实行的限塑令一味要求企业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忽视了去提高民众整体素质,这才是导致限塑令“阴阳脸”的主要原因。
他悲观地预测,限塑令如此实施下去,即使限塑范围扩大,也不会从根本上根治塑料袋的“白色污染”。
厚度大于0.025MM的环保塑料袋,果真环保吗?业内人士对限塑令缺乏学术支撑一直存在质疑:受原料所限,几十年光景环保塑料袋真能分解成碳水化合物?
河南省包装技术协会副秘书长王如峰告诉记者,从生产非环保塑料袋到生产环保塑料袋,对企业在原材料成本、工艺制作、管理、经营等方面均提高了要求。强者胜出,那些产能落后的企业在面临关停时,难免千方百计找“仙丹”复活。
“几十万的投入,两台挤塑机,到工商局一登记,就生产了。”寥寥数语,王如峰形象地勾勒出非环保塑料生产企业“灵巧的身影”。
王如峰说,政府出台限塑令无疑是好的,能够给正规厂家扩大市场。但目前一些限塑死角不容忽视。“由于当前缺乏市场准入制,塑料生产企业入场显得随便。效益不好,这些企业,准确地说是小作坊,随时停产,而这些加大了相关部门的监管难度。”
将监控生产源头
王如峰介绍,她去澳洲期间,特意留意了当地塑料袋使用情况。她发现,每个家庭门口设置红绿两色垃圾桶,分装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就像中国的矿泉水瓶可以回收一样,国外的垃圾分类盛放使得环保塑料袋循环利用。
她说,值得中国借鉴的是,在国外,垃圾分类在儿童上幼儿园起便被纳入教育内容。
作为“限塑令”的牵头单位之一,河南省商务厅商贸服务处一位王处长介绍,在2008年限塑令刚执行时,发改委、工商、质监等部门曾联合对集贸市场进行过检查。
他进一步表示,只检查市场终端,治标不治本。“接下来,限塑令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源头的生产塑料企业上。”
对此,一专家表示,如果配套监管跟不上,限塑令仍面临执行力的考验。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